糖心vlog

出生年月 1976年10月 性别
所属学科 教育学 职称 教授
最高学历-学位 博士研究生/博士 研究方向 教育基本理论、基础教育改革
访学-海外经历 2011.06-2011.07 赴美国普渡大学短期学术交流;2015.10-2015.11 赴德国洪堡大学短期学术交流;2017.8-2017.9 赴日本开展教育考察; 主讲课程 教育学原理、教育基本理论专题、班主任工作原理与实务
  

主持项目

1.2019年,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国家一般项目 “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的技术逻辑研究”(BAA190233),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,20万;

2.2019年,主持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“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的技术逻辑研究”(2019SJZDA072),江苏省教育厅,10万;

3.2021年,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国家重大项目子课题“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”(VFA210006),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,4万;

4.2021年,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项目“指向审辩式思维培养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”(D/2021/01/147);

代表性论文

1.《跨学科主题学习:溯源、内涵与实施建议》,伍红林,全球教育展望,CSSCI,2023 (03);

2.《在“有字书”与“无字书”间穿行》,伍红林,中学语文教学,北大核心,2022(12);

3.《<义务教育课程标准(2022年版)>中的“五育融合”:回溯、内涵与实施建议》,伍红林,天津师范大学学报(基础教育版),CSSCI扩展版,2023(01);

4.《探寻教育学的独立与独特——“生命·实践”教育学研究方法论初探》,伍红林,中国教育科学(中英文),CSSCI扩展版,2022(03);

5.《五育融合学校新样态何以实现?——基于多类教育主体的视角》,伍红林,杭州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北大核心,2022(02);

6.《让图像说话:刍论图像的教育与教育学意义》,伍红林,首都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CSSCI,2022 (01);

7.《学校共生群的理念、运作与治理——基于“新基础教育”生态区建设的探索》,伍红林,教育发展研究,CSSCI,2020(20);

8.《人工智能进步可能为当代教育学发展带来什么? 》,伍红林,大学教育科学,CSSCI,2020 (05);

9.《伍红林.教育学“赫氏难题”与研究方式的转型因应》,伍红林,全球教育展望,CSSCI,2020(06);

10.《论教师的教学想象力》,伍红林,当代教育科学,北大核心,2020(01);

11.《从旁观到深度介入:田野研究在教育学中的转化》,伍红林,杭州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北大核心,2020 (01);

12.《人工智能进步与教育学的发展——交互关系的视角》,伍红林,现代大学教育,CSSCI,2019 (05);

13.《技术时代的教育学发展——兼议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学的两种可能》,伍红林,华东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CSSCI,2019 (05);

14.《重识“自然”:当代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转向》,伍红林,当代教育科学,北大核心,2019(06);

15.《教师教育治理中的“双重协同难题”及其创新路径》,伍红林,大学教育科学,CSSCI,2019 (01);

16.《论指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变革》,伍红林,教育科学研究,CSSCI扩展版,2019 (01);

专著编著

1.《“深度介入”式教育研究中的共同体建设》,教育科学出版社,2022年(专著);

2.《理论基石:叶澜教育思想的概念生成研究》,人民教育出版社,2022年(合著);

3.《学派建设:教育学发展内路径之探》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5年(专著);

4.《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育研究中的理论者与实践者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3年(专著);

获奖情况

1.无锡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;

2.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(2021,2016);

3.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(6/6,2022);

4.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(6/6,2021),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(2/5,2021;2/5,2017);

社会学术兼职

1.教育部职业教育教指委委员(2020-2025);

2.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;

3.华东师范大学“生命·实践”教育学研究院副院长;

联系方式

电子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

办公地点:糖心vlog 田家炳楼320室

建议使用屏幕分辨率高于360*640的终端设备浏览本站,推荐使用IE9+ChromeFirefoxSafari等桌面版浏览器和各种移动版浏览器(手机)来浏览本站。

您是第 位访客